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图片新闻

大丰区残联着力提升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优质化侧记

时间:2025-01-13       作者: dfcladmin      

  “你们像亲人般的贴心服务,真是让我们倍感舒心......”日前,家住盐城市大丰区大中街道育红东路的宗女士用朴实的语言向居家托养服务人员洪登霞表达了她由衷的谢意。自大丰区残联开展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以来,累计为885名16-59周岁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服务30余万次,投入资金950余万元,群众送来锦旗、感谢信17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赢得了残疾群体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线上+线下”双向监督,有效形成监管合力。“利用我们的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借助全新的智联网平台可以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实时监测,并做好服务与需求对接,让残疾人能够真正享受到及时、贴心、有保障的个性化服务。”在居家托养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智慧平台负责人热情地介绍道。

  据悉,残疾人居家托养指挥中心智慧助残服务平台是2021年12月正式上线启动的,以“1+S+N”(服务中心+就近就便的服务点+服务团队)的服务模式和“残疾人点单→服务中心派单→服务人员接单→上门服务→残疾人评价”的管理模式开展服务。智慧平台为残疾人基本信息精准统计、个性化服务需求整合及服务过程详细记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和后勤保障。在不断加强“线上”监管的同时,大丰区残联还采取电话回访、现场督查、走访群众等“线下”监管方式方法,形成监管合力,有力地推动了服务工作高效化、优质化。

  “示范+警示”双向强化,打造优质服务队伍。“我和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家里没有劳动力,黄灿石在服务结束后还时不时无偿帮我打理家前屋后的小菜地……”在走访中,草庙镇庆生村精神三级残疾人陆某向笔者竖直大拇指。在大桥镇中合村精神二级残疾人奚某家中走访时,我们了解到,自从居家托养服务人员吴秀平定点为其服务后,奚某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吴秀平除了完成定单服务工作外,还经常义务帮助其到医院或药店拿药、采摘豆子花生,并不时与他聊天话家常,久而久之,奚某由原先的讷讷寡言,逐渐变得乐观开朗起来,脸上时不时洋溢着笑意。

  像黄灿石、吴秀平这样的先进事迹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寒夜送残疾人就医的宗海月,悉心开导精神残疾人的心理咨询师李海虹……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居家托养服务人员,得益于该区残联托养中心和区仁爱残疾人服务中心联手选树表扬激励优秀服务人员。为了优化服务人员队伍,提升服务质量,区残联在实施示范引领的同时,还定期通报监管中发现的服务问题,并采取批评教育、通报曝光、扣减绩效、清退处理等方式,自2021年以来,累计调整服务人员10余次,清退服务人员3名。

  “党建+业务”双向培训,提升服务综合素质。“从细微之处入手,关注每一位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确保他们的心声能被听见,需求能得到满足。”日前,一场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正在区仁爱残疾人服务中心的会议室上演,国家三级心

  理咨询师李海虹老师通过生动案例和专业知识,为大家解析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和调适技巧。

  近年来,该区残联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在居家托养服务人员中弘扬人道主义思想,传承大爱无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服务人员在竭尽全力服务的同时,务必将真心与真情贯彻服务的始终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把无微不至的关爱与温暖送到每一名服务对象的心坎上。培训内容涵盖生活照料、个人保洁、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人文关怀等多种类别,顺利实现了从碎片化培训向系统化培训的华丽转身。近年来累计开展各项培训8次,培训服务人员428人次,服务人员的职业操守、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该区还分批组织托养机构负责人和服务人员先后到苏州、无锡、连云港等地参观学习先进做法,取长补短。(作者:大丰区残联托养中心王昱凯)